Skip to content

文档命名规范

文件命名

1.1 通用命名规则

1.1.1 命名风格

文件名使用 kebab-case(烤串命名法),即全小写字母,单词间用连字符分隔。

正确示例:

  • user-guide.md
  • api-reference.md
  • getting-started.md

错误示例:

  • UserGuide.md ❌ (PascalCase)
  • user_guide.md ❌ (snake_case)
  • userguide.md ❌ (无分隔)

1.1.2 字符限制

  • 只使用小写字母 a-z
  • 数字 0-9
  • 连字符 -
  • 不使用空格、下划线或其他特殊字符

1.1.3 长度限制

文件名长度不超过 50 个字符,保持简洁明了。

1.2 特殊文件命名

1.2.1 索引文件

每个目录的主页面统一命名为 index.md

1.2.2 README 文件

项目根目录说明文件命名为 README.md(保持大写)。

1.2.3 配置文件

配置文件保持工具约定的命名,如:

  • .vitepress/config.mjs
  • .gitignore
  • package.json

目录命名

2.1 目录命名规则

2.1.1 命名风格

目录名同样使用 kebab-case

示例:

standards/
├── documentation/
├── code-style/
├── git-workflow/
└── api-design/

2.1.2 语义化命名

目录名应清晰表达其内容类别:

  • 使用名词或名词短语
  • 避免使用动词
  • 避免缩写(除非是广泛认可的缩写)

2.2 目录层级命名

2.2.1 语言目录

  • 中文:zh/
  • 英文:en/
  • 日文:ja/

2.2.2 功能目录

  • 规范:standards/
  • 指南:guides/
  • 参考:reference/
  • 教程:tutorials/
  • 示例:examples/

文档标识符

3.1 文档 ID 规范

3.1.1 ID 格式

当文档需要唯一标识符时,使用以下格式: {category}-{topic}-{subtopic}

示例:

  • std-doc-structure (规范-文档-结构)
  • guide-setup-env (指南-配置-环境)

3.1.2 ID 使用场景

  • 文档间交叉引用
  • 自动化文档生成
  • 文档版本管理

3.2 版本号命名

3.2.1 版本文件命名

需要版本控制的文档,在文件名中包含版本号: {name}-v{major}.{minor}.md

示例:

  • api-specification-v1.0.md
  • api-specification-v2.1.md

3.2.2 版本目录组织

api/
├── v1/
│   └── reference.md
├── v2/
│   └── reference.md
└── latest -> v2/  # 符号链接指向最新版本

中英文命名

4.1 语言使用原则

4.1.1 文件名语言

  • 技术术语优先使用英文
  • 通用概念可使用英文
  • 避免拼音命名

推荐:

  • getting-started.md
  • user-guide.md
  • faq.md

避免:

  • kaishi.md
  • yonghu-zhinan.md

4.1.2 路径保持一致

同一路径下的文件应保持语言一致性。

4.2 缩写规范

4.2.1 常用缩写

允许使用业界广泛认可的缩写:

  • api -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
  • faq -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
  • sdk -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
  • cli - Command Line Interface

4.2.2 自定义缩写

项目特有的缩写需在文档中定义说明:

  • 首次出现时给出全称
  • 在项目词汇表中统一管理

基于 MIT 许可发布